
记者:国家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李卫红:乡村教师是我们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地处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与城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党和国家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历来高度关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视教育优先发展,强调教师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给予了亲切关怀,也指示有关方面加强农村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近些年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比如说在培养补充方面,引导推进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吸引3万多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大力实施特岗计划,2006年启动至今累计招聘约50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1000多个县30000多所农村学校,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率超过90%,这些年轻人逐渐成长为农村特别是乡村学校的骨干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在生活待遇方面,自2013年起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综合奖励补助资金43.92亿元,惠及22个省份604个连片特困地区县的94.9万名乡村教师。在交流轮岗方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不断优化乡村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在专业发展方面,扩大实施国培计划,2010-2014年,培训农村教师706万余人次,完成对640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的一轮培训;2015年起改革实施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
记者:在乡村教师待遇方面,老师们感受到哪些切实的提高?
李卫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出台了一系列面向乡村教师的工资倾斜政策。特别是2013年起,中央财政通过综合奖补的方式,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目前受益乡村教师100万人以上,平均补助标准近300元。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艰苦边远地区的乡村教师月补助标准超过1000元,这些地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出现了城镇教师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可喜局面。2015年,国家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再次强调要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这一政策将很好地落到实处,乡村教师的受益面也将进一步扩大。
记者:如何真正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李卫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经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2由国务院发文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标志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该计划打出“组合拳”,力求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标本兼治,通过实施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等八方面政策举措,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经过教育部的大力推动,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按要求制定出台了实施办法,可以说为计划最终落实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为最终达到计划提出的目标,下一步还是抓落实的问题。政策落实中,最重要的是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国家督导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做出了很多检查评估。一些数据表明,很多县域内不均衡的情况,通过评估,得到了有效解决。希望“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计划,引导经费、培训、奖励等各种要素聚焦乡村教师,使我们的这项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乡村教师有更多的充实的获得感,让乡村孩子享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张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