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小学教育
德国家长对付“慢小孩”有绝招 发布时间:2016-03-23 14:38:59  来源:   作者:  编辑:  关注度:755


德国孩子可不是生下来就很专注的,这里的孩子在早期也有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是,德国确实花了大力气,来培养孩子专心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初期,尤其是刚进入小学前几年,父母的帮助十分重要,父母在前期越认真,后来的工作就会越轻松,越有效。综合来看,从老师和家校配合上,德国人都是蛮努力的,一些做法确实值得借鉴。


   ▋回家先写作业!这个习惯必须坚持


小学是培养专注力的黄金时期,从6岁入学开始,德国老师就会严格要求孩子们的卷面,尤其是德语这一门课,如果孩子作业做得不认真,那老师是要狠狠纠正和批评的。小学的前两年,老师会花大力气培养孩子们的种种学习习惯,包括数学、字母的标准写法、作业的分类、不能在书上乱画、借书看完后要第一时间归还……这些规矩天天挂在嘴边说。


而且,每次布置作业,都强调,回家第一件事情是写作业,而且尽量不要家长监督,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点听起来简单,其实很多孩子做不到,回到家磨磨叽叽,或是要玩,先上厕所,或是先喝水,或是先打电话,或是作业本忘带,但在德国这方面,德国的家长都很配合学校老师,孩子回到家必须先做作业。


   ▋在家写作业,上厕所、喝水也得“报告”


学校老师极度强调上课纪律,小学生了,不能像幼儿园小孩那样自说自话上厕所,或是不听老师讲课,或是打扰别的小孩上课,或是三分钟不到就要去吃东西喝水,那么,学校也要求家长们,在家里也保持一样的标准——写作业中不要去上厕所,不要吃东西喝水,不要离开作业,像我们家,收拾好书包之前,检查好之前,不准离开桌子。有的小孩的作业要做到十点钟,十一点钟,作业多是一个原因,跟他们的效力也有关系。


另外,学校要求小孩准时到校,也要求父母接送孩子准时。在德国,你经常能看到有的家长急匆匆带孩子到校,就是为了踩点。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起事件概念,不准时,意味着其他人要等你,这是浪费别人的时间,从小就根深蒂固植入孩子心中,孩子慢慢长大才会更有效时间管理,管理自己的工作。


所以说孩子千差万别,是因为孩子背后的家长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怎么样做一个家长,比如望子成龙,拔苗助长,还是听之任之,撒手放养,还是通情达理地有良好的教养,为人处事有礼貌,有同理心,为他人着想,不同的孩子特点,其实就是折射背后不同的父母。


▋明确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工作”


有的妈妈说,“我的孩子就是磨蹭”,其实孩子磨蹭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这么说?德国的老师留作业是半小时完成,原则上父母最多宽限10分钟——40分钟完成,开始写得慢可以慢慢写,但这个慢是并不是磨洋工,七想八想,或是开开小差。慢性子不代表写作业慢,首先家长要明确这一点,而是孩子不喜欢写作业,动力不足,回想一下,孩子喜欢的事情,有没有感觉跑得比谁都快。


所以,深挖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作业这件事,远远比研究他写作业是不是太快或太慢有价值。


   如果孩子前提智商没有任何问题,不管孩子的性情如何,都要有一个学习成绩不用最拔尖,但基本上做到80分的态度,明确告诉小孩,做一个小学生,学习就是你的工作,如果你连80分钟都做不到,说明你的工作比较差。爸爸妈妈就是要帮你找比较差的原因,世界上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是学习方法不对,或是老师家长给了太多不适当评价的孩子。


家长可以跟孩子摸索比较好的学习方法,什么样是好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所谓的题海战术,并不是在小孩在书桌上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而是找到让孩子主观情绪开心的目标,让孩子对学到的东西有征服感。


另外,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能够比较顺利地学习,首先家长自己要喜欢孩子的学校和老师,每天带着愉悦的心情陪孩子好好学习,陪着孩子找到成就感,保质保量给孩子足够的亲子时间。什么样的家长带出什么样的孩子,一味地批评,一味地唠叨,这都是家长自己的问题,爸妈首先是冷静自己的心情,再解决孩子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只有问题家长,没有问题孩子的。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在线投稿 | 后台管理 | 万创短信 |
江西省手机家长学校 学服通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3568号-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康宁街25号1幢261室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850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