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手机家长学校! [请登录]| [免费注册]
7月19日下午,广东东莞南城景湖时代城小区发生一起溺水事件,一名4岁男童在水深仅三四十厘米的儿童泳池不慎溺水,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一项由“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共同进行的调查显示,儿童伤害在调查人群中总发生率为16.5%,从年龄上看,1-5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从受伤的场所看,最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场所是家里,占总意外伤害发生例数的43.2%。 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敲响了幼儿假期安全的警钟。如何防患于未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7月19日下午,广东东莞南城景湖时代城小区发生一起溺水事件,一名4岁男童在水深仅三四十厘米的儿童泳池不慎溺水,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一项由“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共同进行的调查显示,儿童伤害在调查人群中总发生率为16.5%,从年龄上看,1-5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从受伤的场所看,最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场所是家里,占总意外伤害发生例数的43.2%。
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敲响了幼儿假期安全的警钟。如何防患于未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5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跟该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关。 首先是身体的不协调性。幼儿身体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各部分的器官比较柔弱,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协调性差。7月4日就有一则关于10个月大男孩因练习走路不慎摔成脑出血的悲剧。因为身体发育的特点,2-4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1/4,跌倒后往往头先着地,最容易发生“不受控制”的摔跤,所以,幼儿期练习走路时,要注意防摔碰。 其次是思想的片面性。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如:在下楼梯的时候,会出现推小朋友的现象。再如: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仅凭水流平静来判断河流的安全性,从而发生溺水事件。 再其次是心智的不成熟性。由于对世界缺乏认知,幼儿对很多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更不顾及这些东西是否会造成伤害,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5月30日就报道了一则3岁孩子因好奇搬动井盖而不小心坠井死亡的惨痛事件。
1-5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跟该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关。
首先是身体的不协调性。幼儿身体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各部分的器官比较柔弱,运动水平比较低,动作协调性差。7月4日就有一则关于10个月大男孩因练习走路不慎摔成脑出血的悲剧。因为身体发育的特点,2-4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1/4,跌倒后往往头先着地,最容易发生“不受控制”的摔跤,所以,幼儿期练习走路时,要注意防摔碰。
其次是思想的片面性。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如:在下楼梯的时候,会出现推小朋友的现象。再如: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仅凭水流平静来判断河流的安全性,从而发生溺水事件。
再其次是心智的不成熟性。由于对世界缺乏认知,幼儿对很多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更不顾及这些东西是否会造成伤害,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5月30日就报道了一则3岁孩子因好奇搬动井盖而不小心坠井死亡的惨痛事件。
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不仅应当关心孩子吃得怎样、身体长得怎样,更重要的是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对孩子的安全知识教育。 首先要增强监护意识,安全牢记心间。家是幼儿生活的乐园,家长要给幼儿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尽量确保家里每一处对于幼儿来说都是安全的:客厅里的电源插座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或是在电源外遮挡上幼儿不易搬动的物品,以防幼儿不小心触电。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告诫其在家中不能攀援登高,更不要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而且,阳台、门窗、楼梯保护装置一定要做到位,以免发生意外坠楼。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因跌落而受伤。在1-4岁幼儿的调查人群中,有57.4%的幼儿是在家中跌落的。因此,父母的看管和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如果遇到家人外出,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放在家中,应该找人看管,避免发生诱拐。另外,很多家长认为,溺水总是会发生在室外,如池塘、河里。其实不然,在家中也会发生溺水事故,最容易发生溺水意外的地方是浴缸和马桶,其次是为3岁以下孩子准备的洗澡盆。3岁以下孩子玩水或洗澡时,成人必须陪伴,不能离开。 其次要以身作则,树立“活”榜样。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由于安全意识比较差,他们对于自己模仿的行为不能判断对错,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在暑假期间,家长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时刻提醒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安全标志,可以讲解给孩子听,也可以让孩子找出这些标志应该贴在什么地方,意识到“小心滑倒”的标志应该贴在走廊和楼梯口,“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应该贴在电源开关、刀具处,“禁止攀爬”的标志贴在阳台栏杆处等,把这些平时学习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孩子会更加明白什么事情是危险的。
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不仅应当关心孩子吃得怎样、身体长得怎样,更重要的是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对孩子的安全知识教育。
首先要增强监护意识,安全牢记心间。家是幼儿生活的乐园,家长要给幼儿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尽量确保家里每一处对于幼儿来说都是安全的:客厅里的电源插座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或是在电源外遮挡上幼儿不易搬动的物品,以防幼儿不小心触电。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告诫其在家中不能攀援登高,更不要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而且,阳台、门窗、楼梯保护装置一定要做到位,以免发生意外坠楼。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因跌落而受伤。在1-4岁幼儿的调查人群中,有57.4%的幼儿是在家中跌落的。因此,父母的看管和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如果遇到家人外出,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放在家中,应该找人看管,避免发生诱拐。另外,很多家长认为,溺水总是会发生在室外,如池塘、河里。其实不然,在家中也会发生溺水事故,最容易发生溺水意外的地方是浴缸和马桶,其次是为3岁以下孩子准备的洗澡盆。3岁以下孩子玩水或洗澡时,成人必须陪伴,不能离开。
其次要以身作则,树立“活”榜样。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由于安全意识比较差,他们对于自己模仿的行为不能判断对错,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在暑假期间,家长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时刻提醒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安全标志,可以讲解给孩子听,也可以让孩子找出这些标志应该贴在什么地方,意识到“小心滑倒”的标志应该贴在走廊和楼梯口,“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应该贴在电源开关、刀具处,“禁止攀爬”的标志贴在阳台栏杆处等,把这些平时学习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孩子会更加明白什么事情是危险的。
点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孩子的安全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和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也要让他们懂得如何防范危险、获得安全,从而为自己还有家人赢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