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家长自己做到这三点!家长真该好好听听! 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 今天,致敬护士! 致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3年了,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子女手机依赖受父母影响大、补课对学业成绩提高效果有限……这份报告揭示了几个令人吃... 2021高考倒计时!这些事情,江西考生要了解 当你老了--母亲节献给天下所有母亲 期中考试后,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学前教育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03-18 16:56:57  来源:   作者:  编辑:  关注度:2622




文/冬平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付出持久的爱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努力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同时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输赢观,孩子就能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失败,成为一个“输得起”的孩子。


 

上周末,我带着女儿到家附近的广场上玩,看到有两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在广场上骑自行车。他们用粉笔在广场上画了一个圈,然后规定了起始点,比赛谁先骑完一圈。一个男孩先骑完一圈,赢了比赛,输的男孩有点气急败坏地来到赢的男孩前,一边叫嚷着:“为什么总是你赢?”一边用手去推对方。而奶奶就站在旁边,她马上严厉地制止孙子:“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就这么输不起啊?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输了就输了,不能推人打人,就是不听!”同时奶奶的巴掌也落在了孙子的屁股上,当然,看得出来奶奶只是在其他家长面前做做样子,并没有舍得使劲打孙子,男孩开始嚎啕大哭,奶奶又赶紧安慰孩子。过了一会儿,同样的场景又再次出现。

 

这位奶奶对待孩子“输不起”的方式,我在许多家长身上都多多少少看到过。孩子输了就发脾气,我也有过亲身体验,比如,儿子5岁刚开始学国际象棋时,输了棋有时会不高兴;女儿在和哥哥比赛跑步时,若是落在后面,有时会发脾气,要重来一遍。

 

为什么孩子会表现得“输不起”呢?

 

1.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尚未完成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0‒2岁的孩子是一种没有自我意识的自我中心,从2岁左右开始,孩子开始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但是由于对外在事物和自身缺乏客观的认识,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就会难以接受。

 

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如果粗暴地对待孩子“输不起”的行为(像那位奶奶一样),孩子只能感受到更深的挫败感,其不当行为也很难得到纠正。

 

2.家长的输赢观直接影响孩子

 

当今社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被不断挖掘,各种关于孩子如何考上了哈佛、斯坦福等常青藤名校的故事也被一遍遍演绎。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实际上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许多家长依然是“不惜重金”,君不见,名校学区房的价格一路飙升,就是一个明证。

 

在这种现象背后,不能不说隐藏着家长的焦虑情绪:给孩子选好学校,上补习班,唯恐孩子未来在社会竞争中落败。我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不久,班主任就告诉我:“我一个亲戚家孩子在**学校,那里竞争是很激烈的,孩子考试考98分,就足以让家长着急了。”**学校当然是名校,老师的话里也透露出对这所学校的敬仰之情。如果98分的成绩就让家长焦虑,那“孩子,你只能赢,不能输”这样的潜在信息,一定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

 

3.盲目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总有个“别人家的孩子”存在?“**钢琴弹得多好,都参加好多次比赛了!”“**家孩子多有礼貌啊!”家长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说话比邻居家孩子慢3个月就开始着急了,孩子上学后字写得不工整,就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字写得多好!你怎么就不能学学?”

 

家长的种种比较会加深孩子的挫败感,让孩子逐渐失去自信心;当孩子在竞争中落败,产生沮丧情绪时,就难免会发脾气,表现为我们看到的“输不起”。

 

当遇到孩子“输不起”的情况时,家长应该如何回应孩子,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呢?

 

1.倾听孩子,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孩子。很明显,孩子非常希望自己能赢得比赛,他的“好胜心”很强,每一次失败都给他带来了挫败感,失望、沮丧的情绪压倒了他,而奶奶在身边,实际上是让他感到安全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感到安全时,他就会开始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需要靠近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我们可以抱着孩子对他说:“我理解你想赢的心情,输了比赛,你感到很失望、难过,是吗?”或者只是简单地抱着孩子,让他进行情绪的宣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应该阻止孩子,殊不知,这些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在家长的关注下,孩子痛快地发脾气,就能重新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从而排除烦恼,变得放松和乐于合作。

 

当我们真正倾听孩子,他就会逐渐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因为孩子将习得我们对待他的方式,将来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2.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输赢过于计较,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想孩子能“输得起”,家长就需要具有宽阔的胸怀,在为人处世上不要斤斤计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孩子考试考了98分,家长不能把眼睛只盯着那丢失的2分,而是要肯定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鼓励孩子继续加油,同时引导孩子分析哪里可以继续完善,这样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才不会因为“输掉”2分而沮丧。

 

我儿子从5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每节课老师讲解完之后都会让小朋友们两两配对进行对弈,开始时儿子输了棋会表现得不高兴,但没过多久,他就处之坦然了。我想,一方面,他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逐渐完成;另一方面,在这种集体的环境中,他很快明白了“输赢乃兵家常事”。当然他也会分析他在哪里输了棋,并自己主动看书研究如何走棋。我们在周末的时候陪他下棋,他赢的时候很得意,输了也能保持平静的情绪。

 

3.角色扮演,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在小男孩推人之后,奶奶只是严加呵斥,甚至动手教训孩子,却并没有教孩子类似情境再出现时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们看到,尽管奶奶不断警告孩子,小男孩还是一而再地重复自己“输不起”后的反应模式。

 

在这里,家长不妨试试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游戏的主要功能在于:把故事里的角色,跟孩子真正联结起来。这种联结,能够促使孩子把自己代入故事情节中,去体验故事角色的情绪、情感,将自己与故事角色对照,从而产生好感,乃至共鸣。潜移默化的教养就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

 

比如,在孩子“输不起”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就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比赛跑步的乌龟和兔子,假设乌龟赢了比赛,小兔子就朝乌龟大发脾气,并把乌龟推个底朝天。之后,乌龟(家长)可以谈谈自己被推倒的感受。然后,反过来,家长扮演小兔子,让孩子扮演乌龟,乌龟被推倒后,让乌龟(孩子)谈谈赢得比赛却被推倒的感受。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家长可以把故事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演绎得绘声绘色,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有趣的方式,而不是板着脸的说教,孩子就能理解自己发脾气和推人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困扰,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和感受,孩子的同理心也会得到培养。

 

孩子“输不起”的背后既有儿童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尤其是家长价值观的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付出持久的爱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努力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恰当的情绪反应,同时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输赢观,孩子就能顺利迈过这道坎,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失败,成为一个“输得起”的孩子。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在线投稿 | 后台管理 | 万创短信 |
江西省手机家长学校 学服通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3568号-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康宁街25号1幢261室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850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