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英国一群家长带着孩子开始了罢课一天的行动,以抗议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考试,SAT(Standard Assessment Test)。 他们的口号是 “Let Our Kids be Kids".他们认为让6-7岁的孩子忍受一整个星期的测试太残忍,给孩子的压力太大。 孩子们的童年应该做回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为了考试。
对于在中国出生长大的我来说,这些英国家长的思想行为简直不可理喻。但在民主国家呆久了,什么光怪陆离的言论、行为也看得不少,所以就当看热闹一样见怪不怪了。
我女儿刚到英国念书时也是二年级。我们初来乍到,对申请学校等的流程非常不清楚,开学都一个多月才开始入读。 后来又经历了转校,期间孩子的功课拉下来不少,我自己对英国小学教育的体系也是一头雾水。 到二年级快结束时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老师告诉我孩子的SAT考得很好,三门(英语、数学、科学)全是"Excellent". 我才知道英国的孩子在二年级都要参加SAT考试。我每天接送女儿上学、放学,她总是兴致勃勃地讲发生在学校里的有趣的事情,从来没有提到考试, 看来考试没有带给她任何的紧张和压力。后来侧面了解女儿班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Good“,小部分孩子是全优。总的看来这个SAT难度不大,旨在测试教学进度,不是为了考倒学生。
先科普一下英国小学教育
英国义务教育的年龄为5-16岁,分为四个阶段的教育。其中,小学教育为第一、二阶段,学生年龄为5-11岁。第一阶段教育称为Infant,年龄5-7岁,即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二阶段教育称为Junior,年龄7-11岁,即三年级至六年级。在二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要参加SAT。其中二年级的SAT仅供学校自己参考,而六年级的SAT结果对孩子申请中学很关键,也是英国教育部考评学校业绩的重要指标。
从我自己孩子在英国上公立小学的经历,我觉得英国的小学教育值得称道的方面确实很多:
课程设置丰富,寓教于乐: 英国小学的课程设置,学校拥有高度自由的权力,但英语、数学、科学和信息与通讯技术都是各小学的核心课程。在我女儿上二年级时,她学习的课程就有英语(分成阅读、拼写和写作)、数学、信息与通讯技术、科学、历史、艺术手工、音乐和体育等。在学习古埃及文化时,老师专门带他们去看了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馆,回来做了有关埃及的一些图腾模型。在学古罗马文化时,老师带着他们动手烘焙古罗马面包,小家伙带回家给我们尝,味道真不错。
非常注重阅读:英国小学生的作业不多,每天最多半小时就完成了。 但小孩子的阅读量很大,老师根据每个小孩子的阅读能力分成不同小组,推荐难度不同的书,至少一周一本。过段时间如果孩子阅读有进步,就将其升级到下一个小组。如果进到 “Free reader”就表示他可以借阅学校图书馆的任何一本书了。学校还经常组织阅读竞赛,有一届冠军是一位8岁的小姑娘,她在两个多月里读了40本书。得益于学校教育和英国本身丰富的儿童文学宝藏,许多英国人爱读书的习惯保持到老。这可能也是在英国你总能碰到无数风度儒雅的老人的原因吧。
老师职业素养高,有爱心:在英国,当老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志于从事于教育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还要申请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进行至少一年的培训和实习。 而且在申请培训机构及后面的培训中淘汰率都很高,能最后顺利拿到资格证的非得有过人的坚持力才行。在执教过程中,在职培训及英国教育监管部门的考核也是定期进行。所以在英国当老师真是不容易的。但同时英国老师从收入、社会地位及稳定性都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英国小学老师中是女性且已婚生子的人较多,所以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似的。经常听到老师" darling" 或者“Honey”称呼班上的孩子,特别在孩子哭的时候更是搂在怀里安慰个不停,看着她们那么自然的行为,我这位中国妈妈都忍不住汗颜。
学校规矩较多: 英国是一个注重规矩的国家。首先校服上的规矩就比较多,春夏冬都不大一样。除了夏天,无论男孩女孩,春秋天和冬天都要穿衬衣打领带,女孩在衬衣外套裙装,裙装外套上针织衫。刚开始上学时,早上为给女儿穿衣服就费我半天功夫。除此之外,对配套的裤袜颜色,皮鞋款式,以及发型等都有规定。当然校内的规矩更多,比如一定要举手后再发言,中午就餐时一定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排队等。虽然规矩多,但老师也是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尊重规矩,不会随便训斥责备偶尔触犯的孩子,所以孩子不会有被这些规矩压抑的感觉。我女儿一直是个阳光外向的孩子。刚开始到英国我还担心她会不习惯英国学校严谨的纪律。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的开朗一如既往地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有耐心和有礼貌。
非常注重体育:学校每周两次体育课和有各种体育俱乐部,许多英国小孩子都是体育好手。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还要上游泳课。由于我女儿一开始不大会游泳,老师还专门找我谈话,让我帮她在校外报游泳学习班让她学会。因为她的同学基本都会游,而且有些孩子已经游得接近专业水平。听了老师的话,我是一点不敢懈怠。曾经读到一篇介绍伊顿公学的文章,讲到在伊顿,体育占了孩子们课程中很大的比重,他们被鼓励在竞技场上努力拼搏来争得荣誉,同时体育教育被认为是意志教育,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塑造。
注重孩子身心灵的全面发展: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前在国内,女儿曾很羡慕一富商朋友家的小女孩,希望能住她那样的大别墅。到了英国,我们所住的区里也有许多家境优越的孩子,再问她羡慕别人的大房子吗,她摇摇头说“ People has to be different, everybody should be satisfied with what God gives to them." . 让我倍感欣慰。
说了这么多优点, 难道英国教育就没什么缺点吗。 当然有了,首先被大多数人诟病的数学教育。其实英国的数学教育方法不错,让孩子理解了数字的道理,只可惜练习太少,所以孩子的计算能力比同龄中国孩子差一大截。除了数学,还有上课时间太短,孩子作业太少,太玻璃心等一系列有争议的话题,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总的来说,英国的教育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已是相当成熟,合理。真如英国的教育理念认为的那样,教育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