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 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心理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幼儿的心智成熟、人格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 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幼儿在学前阶段需要获得大量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这样才能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例如进餐时告诉挑食的幼儿,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使眼睛更亮;离园时,教幼儿整理玩具,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有利于幼儿良好常规的形成。这些规则将促进幼儿形成自主性和规则意识,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懂得照料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影响、妨碍到他人。 ★ 有利于幼儿文明礼仪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使他们将其内化为生活习惯,可有效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树立幼儿良好的道德观念。 ★ 有利于幼儿自主意识的形成。幼儿在科学合理的生活活动中能情绪稳定、自由自在地游戏,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能学习照顾自己、管理自己、照顾他人。 生活活动放大了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使幼儿能自如地积累生活经验,满足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对他们生活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幼儿园生活活动实施原则 ❖ 整合化原则 幼儿园的保教活动是为幼儿的生活而存在的,而不是为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存在。整体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经验以及相应学习策略的迁移,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告诉幼儿不能常喝碳酸饮料时,可以巧用科学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亲眼目睹蛋壳(碳酸钙)被腐蚀的过程,了解蛋壳变软的原理。然后提出“常喝碳酸饮料,我们的牙齿会不会像蛋壳一样”,引发幼儿思考。将科学实验的结果巧妙地迁移到生活现象,让幼儿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通过教育内容的整合,使保育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对作息时间进行调整,如: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差,进餐、睡觉、起床的时间要比中、大班稍长。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细则既规定了对一般幼儿应该如何给予照顾,也在对个别幼儿的关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照顾入园情绪不稳定的幼儿;照顾吃饭慢、不易入睡、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幼儿;照顾体弱有病,在某一环节中有困难的幼儿等。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幼儿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如:保教人员可以在进餐时利用游戏,鼓励偏食的幼儿多吃蔬菜。吃黄瓜炒香肠时,很多小朋友把香肠吃完了,把黄瓜都剩下了。这时,可以和小朋友玩“小白兔”的游戏。老师以“小白兔”的口吻与幼儿谈话,以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小白兔想让小朋友更可爱,更聪明,所以带来了一样礼物——黄瓜,小朋友喜不喜欢?能不能吃完?”小朋友可来劲了,都想吃黄瓜,吃得可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