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弟/妹妹比你小,你应该让着他/她。”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非常耳熟?小时候,当长辈们对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是欣然接受,还是老大不乐意呢?当你在让着比你小的孩子时,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年纪比我小的,我就要让着呢?而如今为人父母的你,面对亲朋好友同事的孩子时,你有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说,他们比你小,你应该让着他们呢?这个时候,你们的孩子,又是否对这句指令心甘情愿呢? 年纪小就应该让着吗? 首先,“弟弟/妹妹比你小,你应该让着他/她”,这句话背后的正面意义是:我们应该对年纪幼小的孩子多加照顾。这个意义本身是没有错的,可是通常被告知这句话的人,大多数本身也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或许他只有五岁、七岁,而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也许要让出一个自己心爱的奥特曼,也许要让出一个本该属于他的蛋挞,又或者是对一个更小的孩子无理取闹的包容。这个时候,除了极少数非常懂事的孩子之外,大多数被要求忍让的孩子,通常心里是委屈和不满的,他可能会认为,为什么比我小我就要让着他呢?而那个年纪更小一些的孩子,如愿得到了自己的所求,这或许会阻止他一时的哭闹行为,但是否也会滋长了他的侥幸心理:我比你们小,所以你们都要让着我!作为成年人,抛下这样看起来轻飘飘的一句话,对当事双方的两个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一味“让着”对当事双方的孩子都不好 如果仅仅是一时一地的忍让,孩子或许会很快地忘记这件事。可是很多时候,当事双方长期地接受这种思想的灌输。甚至,有的人已经十几二十几岁了,习以为常的长辈们还在使用着这句话,作为自己多年来不作为或教育失当的托词。一直都“让着弟弟妹妹”的那个人,或许形成了软弱不敢争取的性格;而那个一直被让着的人,或许在走进社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年纪小而得到别人的忍让和宽容,反而还有可能会因为年纪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那么,如今初为人父人母的70后、80后,如果你们也正面临这样的境况,到底怎么说,怎么做,才能不让自己小时候的心理阴影重演,也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呢?让放放狗给你几点靠谱的建议吧! 建议一 如果不涉及到原则问题,只是两个孩子间为了一个小东西的所有权发生了争执,家长首先要弄清楚东西原本的归属权在谁一方,然后鼓励孩子们互相分享,让分享到东西的孩子道谢,让做出分享举动的孩子得到肯定。要让“让着弟弟妹妹”的那个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良好的,正确的,快乐的;让“被让着”的那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所得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别人对自己做出的“照顾”和帮助的行为,是应该予以感激的。 建议二 如果涉及到原则问题,比如小的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千万不要随意地对大的孩子说出“让着”这句话。首先,家长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适当地对那个做错事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切忌批得太严重导致小孩子哭闹不止,大孩子洋洋得意,事情最终不了了之。同时,在小孩子接受了批评教育后,也要对大孩子给予点拨,比如“弟弟/妹妹不是故意的,他现在明白了,你们拉拉手和好吧”等类似的话语,防止大孩子因为小孩子得到了教训而得理不饶人甚至欺负小孩子。反过来,如果是大孩子做错事也一样。 建议三 凡是涉及到年龄有差距的孩子们之间的问题,家长应该首先摆正心态,将这件事重视起来:关爱年幼、尚且不明事理的孩子是对的,但如果涉及到事情的对错等原则问题,家长只以“年纪小”为理由,要求别的孩子做出让步,则是教育中的极大失误,会给当事双方的孩子都带来坏影响。遇到这种问题,其实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家长不要为了一时的面子或不耐烦等原因,就随意用“让着”来打发孩子。